

廣東連續11天無新增本土病例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工作組撤離,全省多地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
據廣東省衛健委消息,7月2日0—24時,全省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本土無癥狀感染者記者梳理發現,廣東已持續11日本土確診病例和本土無癥狀感染者零新增
記者從國家衛健委獲悉,7月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廣東工作組人員全部撤離廣東省廣東省自5月21日以來發生三起不同疫情,均與境外輸入相關其中,2起疫情為德爾塔變異毒株,1起為阿爾法變異毒株此次廣東疫情處置探索積累了我國應對境外變異毒株疫情的新組合措施
1月內發生三起疫情 6市190人感染
日前,廣州,深圳兩地分別報告了1名本土新冠感染者,廣東省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本土新增病例從5月21日持續到6月21日,這期間廣東發生了3起不同源頭的疫情其中一起首先發生于廣州,其次在茂名,佛山,湛江出現病例,兩起先后發生在深圳,并關聯了東莞疫情
據記者統計,這一個月,共有190人感染新冠從6月22日開始,廣東省沒有再出現新的本土感染者,到7月2日,持續11日零新增
廣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7月2日晚發布關于強化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通告,通告指出,本輪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進入了常態化階段。
廣州市和佛山市自7月3日0時起,取消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出省管控措施省內除深圳市,東莞市外的其他地市,自7月3日0時起,取消持72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出省管控措施
記者從廣東省衛健委了解到,截至昨日9時,廣東中風險地區僅剩2個,分別是深圳寶安區福永街道下十圍商住街71號新藍天公寓,及東莞市麻涌鎮廣州新華學院,均為與深圳第二起疫情感染者相關聯的地區。
均與境外輸入相關 由2種變異株引發
根據國家衛健委衛生應急辦公室消息,廣東省自5月21日以來發生三起不同疫情,均與境外輸入相關其中,2起疫情為德爾塔變異毒株,1起為阿爾法變異毒株
根據當地基因測序,廣州疫情,深圳國際航班關聯疫情中,患者感染的是德爾塔毒株,兩者并非同源德爾塔毒株最早在印度發現日前,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表示,德爾塔變異株成為全球新冠大流行的主要病毒株,已在92個國家和地區造成傳播,并已席卷多國造成嚴重疫情
記者注意到,中疾控,廣東省疾控等單位研究人員最近幾天發表了論文,對廣東疫情中德爾塔流行進行分析廣州首例本土患者郭某確診后,10天中感染人數增加,導致5代傳播之后,廣州,茂名,佛山,湛江共發現167例傳播病例,已發現的病例所攜帶的病毒,和在印度首次發現的變異株有相同的RNA序列
研究人員以68名感染者為基礎,調查了潛伏期,代際傳播時間等參數,發現感染德爾塔毒株者,平均潛伏期為4.4天,比武漢的部分病例平均潛伏期更短,平均代際傳播時間為2.9天,比湖南省的部分病例更短研究人員稱,這次新冠疫情在廣東的傳播,比曾經的流行更快,更嚴重相關參數表明,抑制德爾塔的快速傳播和隱性傳播是當務之急
深圳國際貨輪關聯疫情中流行的則是阿爾法變異株這起疫情從5月21日持續到6月6日,共發現16名感染者,可能由港口作業場所暴露感染后引入社區根據深圳市疾控研究人員發布的文章,阿爾法變異株日益受到外界關注,因為其傳染性比其他變異株更強
推出陪護人員隔離觀察防護指引
國家衛健委衛生應急辦公室介紹了廣東疫情防控的亮點。
在流行病學調查方面,廣東此次制定密接和次密接人員判定操作標準,研制了4小時流調核心信息表,模擬了氣溶膠的傳播機制與風險。
新冠疫情流行之初,是否能通過氣溶膠傳播曾一度引發爭議北大團隊的一項研究曾調查了患者呼出氣體,廁所等空間的病毒載量,從中檢測出了新冠病毒相比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距離更遠,顆粒更小,但一般來說,ICU,病房,相關實驗室風險較高,商場,酒吧,影院等人員集中的密閉或半密閉場所風險為中低
在隔離觀察人員中,廣東此次推廣應用了包含十大癥狀的健康監測表單,推出了有陪護人員的隔離觀察防護指引。
在社區管控方面,則研制了封閉封控區域管理指南,大范圍應用了門磁報警系統,智能體溫貼技術,探索了無人駕駛配貨車以及無人機技術的應用。
此外,廣東在核酸檢測方面推出了分時段采樣方法,改革了試管條形碼貼敷方式,提高了采樣檢出率和效率,在院感防控方面,推出了腎透析室及患者防控指引,在疑似病例轉運方面,廣州市和深圳市增配了負壓急救車輛。
在疫情防控中,廣東分市分區分類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完成了6月底的接種任務。
國家衛健委衛生應急辦公室表示,此次廣東疫情處置,探索積累了我國應對境外變異毒株疫情的新組合措施。
新京報記者 戴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