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已經開始。有了充足的R&D投入,保持強大的技術支持是產品和企業的必然選擇?!痹?3日舉行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表示,中國汽車企業要重視汽車價值鏈和供應鏈重構的機遇,突破核心技術,提升競爭力。
據陳清泰介紹,2011年中國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中國車企通過變道贏得了罕見的先發效應。過去1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不斷進步,產銷量保持超高增長。新能源汽車已經從政策和市場驅動轉向市場驅動的新發展階段。
然而,陳清泰強調,汽車革命仍在繼續,中國仍面臨許多挑戰和問題。他表示,隨著汽車革命的深入,汽車已經從典型的機械產品轉變為基于機械產品的移動智能終端。汽車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服務軟件越來越豐富。最后,要實現智能汽車、智能能源、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的協同融合,造福居民,改變社會。
“汽車屬性和定義的變化,極大地改變了汽車零部件的概念和范疇?!标惽逄┱J為,目前傳統的汽車零部件體系正面臨重構,因此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窗口,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
陳清泰表示,預計到2030年,我國電動汽車產銷量將達到1500萬輛,電動汽車保有量達到8000萬輛,不同級別新車自動駕駛率達到70%。他認為,如果這一預測要成為現實,將涉及能源結構的調整、智能電網的建設、交通基礎設施的升級、新一代移動通信的支持、高科技的助力、產業鏈的調整和改造、標準法規的建立和調整等。因此,有序推進技術協調、規劃協調、政策協調、法規協調,鼓勵跨領域、跨行業、跨所有制、跨國界的交流與合作非常重要。